成才热线:
0551-65393955 65393956
0551-68321230 68321123
学校地址: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金桥街道
学校网址:www.hfbykj.com
学校邮箱:byzx8888@yeah.net
邮政编码:231262
重视负迁移在教学中的消极影响 |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产生积极影响的我们称之为正迁移或简称迁移,而产生消极影响的我们称之为负迁移或干扰。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已经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促进作用。例如:学数学有利于学物理,这是不同科目之间的迁移;学珠算有利于学心算,这是同一科目不同部分或方面之间的迁移。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迁移教学,就能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促进知识的迁移可引导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课后主动练习,使学生逐步做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负迁移则完全相反。其表现为过去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使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困难。例如:掌握了汉语语法之后,在学习英语语法的初期总是出现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的现象,影响了英语语法的正确掌握。这种负迁移甚至在新知识已经掌握之后仍在起作用。那么如何消除在学习知识方面的这种负迁移现象、防止干扰的产生呢? 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 理解掌握基本概念,确切地了解题意,区分条件与问题,并在头脑中保持清晰印象是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解答课题中发生障碍或错误常常是由于不能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所致。比如有些学生不重视基本概念的真正含义之前就进行猜测或盲目尝试;有的学生常常由于疏忽而概念中的某些条件,特别是隐蔽的重要条件,所以说,在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是防止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发生负迁移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要帮助学生分清相似的新旧知识的界限 人们常说“温故而知新”。一般说来,“温故”确实可以促进“知新”。这也是“温故”在学习方面的积极一面。但教学实践表明,“温故”有时也能产生模糊、混淆新知的干扰作用,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初学阶段,学生由于对相似的新旧知识的本质区别还不能很好把握,所以往往混淆了相似的新旧知识的界限,而造成学习掌握新知识的障碍与干扰。如在语言学习中,某些偏正式合成词与主谓式合成词容易混淆,象“火热”与“性急”,“火热”并不是“热”陈述“火,而是“火”修饰“热”,意思是“象火那样热”;而“性急”,“性”是被陈述的,“急”是对“性”加以陈述的,意思是“性情急躁”。所以说“火热”是偏正结构,“性急”却是主谓结构。而学生对“火热”进行结构方式的判定时,往往就凭着“火热”与“性急”这两个词的构成结构形式相似,就错误地认定为“火热”也是主谓结构。这就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牢固的旧知识,排挤了巩固程度较差的新知识的结果。这种负迁移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是屡见不鲜的。为纠正这类错误,教师就必须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清新旧知识的界限,加强练习,以提高新知识的巩固程度。 三、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课题类化能力 课题的类化就是学生通过思维、把握具体课题内容的实质,找到它与相应知识的关联,从而把当前的课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这样学生就能依据已有的知识(包括相应的概念,一般原理、公式、法则等)去明确课题的性质,解释同类现象,或做出解题的判断。这是导致课题解决,促进知识正迁移的重要一环。象在古汉语教学中,我们帮助学生把文章中的一词多义、词的类等现象找出来,加以分析归类,并且不断练习,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学生就能逐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释同类现象,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课题类化方面常常发生困难或错误,主要是由于不善于从课题的内容中抽出与有关知识相同的因素。而课题不能类化就无法通过知识的具体化来解决具体总是这种课题的类化和知识的具体化,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的迁移问题。因此,一些心理学家把知识的应用看作是知识的迁移,并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尽早地帮助学生把具体的知识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后通过“迁移”去理解各种同类现象,解决新总是增长新知识。毫无疑问,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迁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去提高学生用知识、解决总是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一种已掌握的知识对一种新知识学习的影响,并非只有正迁移或者只有负迁移。实际上常常是某一方面起正迁移作用,而在另一方面又起负迁移作用。例如,学过汉语拼音字母对学英语字母,在识记其字形时有正迁移作用,而在学习读音时则起干扰的负迁移作用。 最后还应该说明的一点是,负迁移一般说来仅是暂时性的,通过练习是可以消除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作用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